獼猴桃育苗有哪些方法?
發布時間:2020-08-06
獼猴桃因其高營養、富含維生素C、可以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和癌癥等疾病,它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。在獼猴桃種植過程中,獼猴桃的育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。那么獼猴桃有哪些育苗方法?
一,種子繁育獼猴桃苗木
種子收集。選擇堅強的獼猴桃母樹的完整和成熟的果實。軟化后,將種子和果肉分開,洗凈并晾干。
種子處理。在培養前40天,將干燥的種子在45℃的溫水中浸泡一晝夜,將濕沙放在花盆的底部然后將獼猴桃種子平放,更換分層的沙子,蓋上油氈。
獼猴桃種苗。在第二年的早春,在播種前對幼苗時要澆水。在水滲透后,種子被播種。由于獼猴桃的種子非常小,要用篩過的營養土攪拌條,線間距為15厘??米,播種寬度為20厘米,培養量為1克/平方米,經篩選后,篩分的細土覆蓋2至3毫米。用稻草覆蓋,始終保持土壤濕潤。
定植。獼猴桃幼苗出苗后,及時清除草。當小麥幼苗生長超過3片真葉時,將幼苗種植在10至15厘米的距離。剩余的幼苗可以移植土壤進行額外種植,幼苗應該施肥。當直徑大于0.5cm時可以進行接枝。
二,嫁接獼猴桃苗
移植時間。獼猴桃的適宜嫁接期是6月到7月,太早或太晚都會導致獼猴桃存活率低。
嫁接方法。可采用插舌、拼接、腹連接、芽連接等方法,芽連接和舌插的存活率相對較大。
獼猴桃嫁接后的應用。在發芽新葉片打開后,在砧座中切割砧座超過10厘米的位置。過早切割鐵砧,砧木上的新條帶將影響移植物的生長。如果嫁接較晚,則可在明年春季萌發后切割砧。在芽萌芽并且枝條出芽后,應建立柱子以防止破損。